涿鹿中学初中83届2班 一个充满友爱的班集体
原创 燕赵新报 麻海涛 燕赵新声 2022-05-12 16:53




人间第一情音乐:龚玥
致敬涿鹿中学70周年华诞
涿鹿中学初中83届2班
一个充满友爱的班集体
2022年,河北涿鹿中学建校70周年。作为这所学校曾经的一员,尽管已经过去四十多年,同学们也都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但每每回忆在校期间的一幕幕场景,仍然记忆犹新。
前几年,微信的推广使用让人们的联络一下子畅通起来。马丽星、段秉军二位同学发起倡议,将全班许多多年没有联系的同学们又联系在一起,大家重新欢聚在一起,怀念在校期间的难忘的人和事,感怀国家的强盛、母校巨大的发展和变化。同时,同学们还做了不少满是友爱的事,让几十年的师生感情得以延续和传承。

发起倡议将同学联系起来的马丽星 段秉军
下面,记录我们这个班级充满友爱的二三事,致敬母校70周年华诞。
一、走访看望农村同学家庭,并且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
伴随着同学们逐渐取得联系,班级群组建者段秉军和马丽星开始积极组织看望走访家在农村的同学们。几年来,前后走访了李玉芳、李春林、施爱琴、侯志银、李玉清、陈武等多个同学家庭。走访中,不仅仅是问候和看望,更带去了全班师生深深的情谊。

看望李云芳(前排左二为李云芳)

看望李春林(左二为李春林)
李春林比同学们一般都大一两岁,同学们都喊她春林姐。她是个乐天派,喜欢嘻嘻哈哈开玩笑。家在县城东保庄村,老两口种点地,还搞了个小豆腐坊,忙活完农活,做些豆腐、豆皮之类的豆制品,她老伴儿挨村去送货。闲了她还喜欢唱几嗓山西梆子,扮上之后颇有几分样子。

一身戏装的李春林(中间为李春林)

看望施爱琴(左一为施爱琴)

看望李玉清(左三为李玉清)
这里重点要讲述一下看望李玉清同学及之后发生的故事。李玉清住在东小庄乡洪家房村,家中情况非常困难。丈夫脑中风后瘫痪在床失去劳动能力需要她照顾,孩子还在读书,家中的农田还需要打理。看到同学们前来探望,李玉清委屈得直流眼泪。几次看望,段秉军同学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帮一帮这个绝望的家庭,帮一帮这个曾经在同一个课堂读书的同学。段秉军了解到,自己家的一个堂嫂在北京组建了一支民间的爱心团队,经常组织一些活动给需要支持的同学们一些帮助,经过邀请堂嫂阎菊芳女士带队前来考察,他们认定这正是他们的团队要去帮助的困难群体。阎菊芳女士是一位人民教师,对社会爱心事业非常热衷,有着一颗十分善良和温暖的心。从2016年夏天开始,每年他们都会在团队内部和社会上广泛募集资金,每个学期定期前来涿鹿探访李玉清家,给他的儿子刘根浩资助学费和一些学习用品。在他们的帮助下,李玉清家慢慢走出了阴霾,刘根浩经过发奋努力,2018年终于以608分的高考优异成绩考取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段秉军和同学们看到李玉清家的变化非常欣慰,李玉清和她的家人对于同学们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也万分感激,一个几乎对生活失去希望的家庭重新燃起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梦想。

阎菊芳女士第一次带队前来李玉清家考察(右一为阎菊芳女士,左三为李玉清的儿子刘根浩)

2016年8月,首批助学款送达李玉清的家,就像久旱甘霖一样给了这个家庭以巨大的希望

首批善款7000元进行了交接(左三为阎菊芳女士,左二为刘根浩,右二为李玉清)

之后,他们又将爱心活动结合进了校园,继续资助刘根浩的同时还为学校捐赠了许多物资(左一为阎菊芳女士,左三为刘根浩)

2018年6月,喜讯传来,刘根浩以608分的好成绩考取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阎菊芳女士的爱心团队得到喜讯非常高兴,帮刘根浩联系了勤工助学岗位,迎接他来到北京

阎菊芳女士亲自把刘根浩送到学校报到(左二为阎菊芳女士,右一为李玉清,右二为刘根浩)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李玉清同学的家庭得到了根本的改变,他们切实感受到了来自于班集体的关心,感受到了社会爱心人士的无私帮助,更感受到了生于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幸福。
二、不忘恩师情,共话同窗谊
几年来,同学们组织了几次大型的活动,邀请了曾经的恩师一起参加。包括郭治老师、李海霞老师、失散多年的金万钧老师、白发苍苍的王志恩老师等。其中,唯有金万钧老师的重新相聚让老师和同学们大喜过望,也确实费了一些周折。金老师1980-1984年曾在涿鹿中学任教,教授我们这个班级美术课,为人平易近人,跟同学们关系都很好,大家一直很想念他。麻海涛目前工作在北京,隐约知道金老师人在北京,但具体在哪里一点音信也没有。他通过百度查询到了金老师的一些情况,得知他调到北京后一直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任教,是著名书画家,但已经退休。查询到工艺美院附中的电话,麻海涛尝试着要来金老师的联系方式。学校值班老师虽然电话没给,但是留下了电话号码答应告诉金老师。果然过了几天金老师打来了电话,之后麻海涛、张卓建、李冀泓亲自前去拜访,老师非常开心。后来,金老师携夫人应邀回到涿鹿,参加了同学们组织的团聚活动,参观了涿鹿中学新校区、黄帝城、桑干河,故地重游感慨万千。金老师还主动提出为学校以隶书和行书两种字体书写了《涿中赋》(该赋作者为涿鹿中学副校长闫慧武)两幅大型横幅,祝贺涿鹿中学70周年诞辰,也作为对自己曾经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的致敬。

1983年涿鹿中学8002班(83届2班)毕业照
以毕业照为序排列
序号 位置排序 姓名 工作单位/现居地
后数第五排
1 第五排左一 梅爱民 宣化联通公司/宣化
2 第五排左二 李志华 涿鹿中学/涿鹿
3 第五排左三 寇军 涿鹿检察院/涿鹿
4 第五排左四 周存升 涿鹿中学/涿鹿
5 第五排左五 陈武 涿鹿
6 第五排左六 高丽君 已故
7 第五排左七 王永丽 涿鹿
8 第五排左八 吕红霞 沙岭子电厂/张家口
9 第五排左九 范永英 涿鹿镇中教师/涿鹿
10 第五排左十一 李春燕 涿鹿
11 第五排左十二 李秀丽 北晨中学/涿鹿
12 第五排左十三 赵莉 涿鹿县医院
13 第五排左十四 王毅刚 下花园
14第五排左十五 麻海涛 北京晋翔制冷公司/京
15 第五排左十六 杨明勇 涿鹿联通公司/涿鹿
16 第五排左十七 张太 北京审计事务所/北京
第四排
17 第四排左一 施爱琴 涿鹿
18 第四排左二 李冀泓 廊坊环保局/廊坊
19 第四排左三 马丽星 涿鹿县农村信用联社
20 第四排左四 杨元文 涿鹿县医院退休/涿鹿
21 第四排左五 蒋文梅 北京某部队教官/京
22 第四排左六 赵全华 石家庄中学教师/石市
23 第四排左七 董晓静 涿鹿县畜牧局
24 第四排左八 刘颖新 涿鹿县医院
25 第四排左九 王力伟 涿鹿县发改局/涿鹿
26 第四排左十 张效红 沙岭子电厂/张家口
27 第四排左十一 王素珍 涿鹿
28 第四排左十二 问宏 张家口中行/张家口
29 第四排左十三 张舒滨 阳原县中行/阳原
30 第四排左十四 苏国文 涿鹿县教体局/涿鹿
31 第四排左十五 李海平 张家口卷烟厂
第三排
32 第三排左一 张万金 已故
33 第三排左二 崔秀成 北京
34 第三排左三 李万宇 张家口农业农村局
35 第三排左四 杜志福 张北县公务员
36 第三排左五 王进顺 张市桥西检察院/张市
37 第三排左六 张卓建 廊坊市经商/廊坊
38 第三排左七 孙瑞 张家口公安局/张市
39 第三排左八 路长江 不详
40 第三排左九 姚爱东 已故
41 第三排左十 刘忠 涿鹿县教体局/涿鹿
42 第三排左十一 翟志刚 银川部队退休/银川
43 第三排左十二 张胜全 涿鹿县残联/涿鹿
44第三排左十三 张富廷 加拿大多伦多/加拿大
第二排均为老师
45 第二排左一 李海霞 涿鹿教育局 教英语
46第二排左二 范爱春 居下花园 教生物 班主任
47 第二排左三 王志恩 涿鹿中学/ 教数学
48 第二排左四 马恒奎 已故(数学老师)
49 第二排左五 李生禄 涿鹿中学/物理老师
50 第二排左六 郭治 涿中 县党校/语文老师
51第二排左七 金万钧 中央工艺美院附中/美术
52第二排左八 张效成 涿鹿中学/ 化学老师
第一排
53 第一排左一 潘雪梅 下花园法院/下花园
54 第一排左二 李芳 涿鹿
55 第一排左三 李玉清 涿鹿
56 第一排左四 赵永花 涿鹿小学教师/涿鹿
57 第一排左五 王志华 涿鹿
58 第一排左六 刘芝 涿鹿
59 第一排左七 李春林 涿鹿
60 第一排左八 韩建香 涿鹿镇中教师/涿鹿
61 第一排左九 张成英 涿鹿县教师/涿鹿
62 第一排左十 胡桂霞 涿鹿

2016年3月全班同学毕业33年再欢聚

2016年8月全班同学再次团聚在一起,同时邀请了四位老师一同参加

几位老师参观涿鹿中学新校区,左起依次为李海霞老师、郭治老师、吕常明老师、王志恩老师、金万钧老师,吕常明老师是听说原来单身宿舍时的室友金老师重回涿鹿,特意赶来见面的

师生齐聚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帝城

李海霞老师向同学们讲述自己激动的心情

金万钧老师向同学们讲述自己30多年前在涿鹿中学的工作和生活

王志恩老师留下一个个美好的瞬间

金万钧老师和老伴儿一起游览桑干河滨河公园

金万钧老师书写的隶书版本《涿中赋》(该赋作者为涿鹿中学副校长闫慧武)

金万钧老师书写的行书版本《涿中赋》(该赋作者为涿鹿中学副校长闫慧武)

几位老师合影(左起依次为郭治老师、王志恩老师、金万钧和夫人、李海霞老师)

老师同学们一起在桑干河畔留影

老师同学们一起在桑干河畔留影
说来也是奇妙,后来李海霞老师的儿子和苏国文同学的女儿走在了一起,这一对师生成了一对亲密无间的亲家母。

亲家母(左为李海霞老师,右为苏国文同学)

美好瞬间

欢乐时刻

陶醉

乐开了花
几次团聚活动,让老师和同学们感到温情脉脉,仿佛又回到30多年前在一起学习和生活时的美好时光。师恩难忘,友谊长存,在这样一个有爱的大家庭,老师和同学们都觉得非常温暖。

活动过后,张卓建、李冀泓二位同学专程驱车把从加拿大赶回来的张富廷送到机场,依依惜别(左起依次为张富廷、李冀泓、张卓建)
三、无私奉献,大爱无疆
这里有必要专门讲述一下班级中一位非常特殊的同学—张卓建。张卓建是班里一位普普通通的同学,上学时很是顽皮,在学业上不高不低,但很是行侠仗义,见不得农村的同学受欺负,跟老师同学们关系相处得非常好。
走上社会,他曾经也吃了不少苦,慢慢地自己做生意,辛辛苦苦积攒下一些资本。随着老师同学们逐渐重新建立起来联系,他自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这个班集体做点什么。他想到,每个同学走出校门后的境遇有不同,一些回乡务农的同学半辈子或许也没有太多机会去走走看看,他就决定拿出一些钱来,为全班老师同学组织一个系列活动,让没坐过飞机的同学坐一次飞机、没出过远门的同学出一趟远门。经过反复努力,最终这个系列活动得以圆满成功地实现。前后四次,除了实在有具体原因无法参加的同学外,共有40位老师同学分四批前往上海,参观外滩、上海博物馆、夜游黄浦江、畅玩迪士尼,老师和同学们每一次都玩得特别开心,发起和出资的张卓建同学自己也开心得不得了。整个系列活动,他花费了十多万元的资金,这种精神非常难能可贵。从他身上,我们改变了对通常情况下经商者的印象甚至偏见,这种无私奉献和大爱品格,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女同学问宏在张家口市工作,每次都是她负责联系好旅行社,并亲自在张家口机场迎来送往老师和同学们,默默做了很多工作。

第一批赴上海旅行的同学在张家口机场留影

第一批赴上海旅行的同学在上海外滩的留影

第二批赴上海旅行的老师同学们在张家口机场留影(左一为张卓建、左二为问宏、左六为郭治老师、左七为李海霞老师)

第二批赴上海旅行的老师同学们在上海博物馆留影

第三批赴上海旅行的同学们在张家口机场留影

第四批赴上海旅行的同学们在张家口机场留影

开心瞬间








开心瞬间

极速时刻(左为张卓建,右为王力伟)

开心瞬间






开心瞬间
四、献身教育,服务国家
涿鹿中学建校70年,一步步走来凭借的是一代又一代献身教育事业的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默默的奉献,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学校几十年以来才能桃李满天下,为祖国以及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许许多多的贡献。我们这届学生,赶上初中毕业一批尖子生可以考取中专、中师的年代,所以全班有不少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没再读高中而是直接去读了中专或者中等师范学校,其中尤以中师学生为多。加上后来升高中又读师范类大学的,所以我们中间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学很多。他们投身教育事业,是对自己恩师事业的传承,同时更是为家乡培养人才做好铺路石。
他们中间,有先从教后来调到县教体局从事教研工作的李志华、苏国文等同学,有一直在涿鹿中学从教的周存升同学,还有走上基层教育领导岗位的刘忠同学,更有一大批在不同学校教学第一线耕耘的蒋文梅、韩建香、李秀丽、张成英、范永英、赵全华等同学。正是他们的献身精神,教育工作才能生根发芽、生生不息。这是一种大爱,一种对普通教育岗位的热爱。这种爱的存在,才使得像涿鹿中学等等学校一直发展下去,让一批批的孩子得以走向更高的学府去深造,并走上国家各个岗位为祖国的强大做出贡献。

李志华老师

苏国文老师

刘忠老师

周存升老师

蒋文梅老师

韩建香老师

李秀丽老师

张成英老师

范永英老师

赵全华老师
河北涿鹿中学初中83届2班是一个充满友爱的班集体,毕业近40年以来,大家在不同的城市和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每个人都默默地发挥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无论是何种工作性质、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大家的友爱之心一直都在。
适逢涿鹿中学70周年诞辰之际,我们敬祝母校越办越好,祝福她生日快乐!
涿鹿中学初中83届2班学生
麻海涛
2022年5月8日于北京
作者简介
麻海涛,1967年5月出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城关镇东关,回族,高级工程师。1980年7月从涿鹿县实验小学考入涿鹿中学初中部,师从郭治、李海霞、王志恩、金万钧等老师。1983年7月考入涿鹿中学高中部,师从陈慧云、刘俊华、吕常明、李树华等老师。其中1984-1985年担任涿鹿中学首届学生会主席。1986年9月考取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城市建设系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1987年7月在大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7月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经国家统一分配至张家口市二建公司,历任技术员、预算员、工长、团支部书记、分公司副经理等职务。2004年工作调动到北京市,先后在清华同方人工环境设备有限公司、恒有源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晋翔制冷工程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就职,担任项目经理、部门经理、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等职务。

麻海涛近照

1983年,时任涿鹿中学团委书记的李树华与全体团委干部留影(后排右一是麻海涛,任团委委员)

1984年,时任涿鹿中学团委书记的李树华老师与全体团委干部、学生会干部留影(第二排左一是麻海涛,任学生会主席、团委委员)

1984年,时任涿鹿中学团委书记的李树华与全体团委干部留影(后排右一是麻海涛,任团委委员)

1987年,几位首届学生会干部回校看望涿鹿中学团委书记李树华老师并合影留念(左二是麻海涛,曾任首届学生会主席)

1986年,时任涿鹿中学86届高三一班班主任和物理老师的吕常明老师高三一班干部留影(后排左一是麻海涛,当时任团支部书记)



请关注 燕赵新报 共享文化美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11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