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封吊唁信英语作文(给朋友的吊唁信英语作文)

向振熙对于毛泽东来说,有着双重的身份,她不仅是自己的师母,更是自己的岳母。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多年以来,毛泽东的思想品德、学习方法、生活方式受到了杨昌济深远的影响。毛泽东曾说对自己影响最深的教员就是杨昌济,因此当时在毛泽东的心里,对于师母向振熙更多的是尊敬和孝敬。

一个女婿半个儿,与杨开慧结婚之后,师母的身份转变为岳母,似乎在毛泽东的肩上更多了一份责任,这也是他日后时常惦记向振熙的原因之一。

1962年,向振熙去世,当毛泽东得知后,立即给杨开智写去了一封信一同寄去五百元,告诉他:“我们两家是一家不分彼此。”

对向家的特殊感情

在那个年代,能出国留学是一件并不常见的事。在十年的漫长游学中,杨昌济终于学成归来,成为了教育界的一位大家。回国后的他在湖南第一师范任教,而在这里,遇到了他这一生中最得意的学生毛泽东。

在他教的这些学生中,就有两个最令他喜欢的学生。

写一封吊唁信英语作文(给朋友的吊唁信英语作文)

杨昌济

有一次杨昌济兴高采烈地回到家,告诉向振熙:

我在第一师范学院看到了最好的两个学生,一个是毛泽东,一个就是蔡和森,他们将来必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

或许,杨昌济的预言是不无道理的。从那以后,向振熙也会经常从丈夫的口中听到“毛泽东”这个名字。

对于这个学生,杨昌济似乎有一种特别地喜欢,时常会在家中夸赞他,甚至有时也会亲自领他们到家里吃饭,一起畅谈。

因为当时毛泽东背井离乡,身边并没有亲人,因此在这里吃饭时向振熙也总会给他们做一些好吃的来补身体,就是在这里,毛泽东似乎感受到了久违的母爱。

毛泽东常常和同学们来杨昌济家中做客的那段时间,毛泽东也和杨开慧有了亲近的接触,毛泽东的思想和抱负令杨开慧极为欣赏,在长此以往的相处中,两个人暗生情愫,当毛泽东去到北京之后,两个人在杨昌济的家中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

然而,好景不长,杨昌济却因病逝世。

1920年2月,杨昌济在向家人和毛泽东的护送下,葬在了板仓故里的山坡上,为了驱赶心中的阴霾,向振熙希望毛泽东和杨开慧能早日完婚。

写一封吊唁信英语作文(给朋友的吊唁信英语作文)

杨开慧毛泽东

1920年冬天,杨开慧和毛泽东在春节正式举行了婚礼,但是两人却约定好了两件事。

第一,不做嫁妆,第二,不做花轿也不举行婚礼。

不过,两人也非常尊敬向家的长辈,结婚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拜访向家外祖父向寿吾和其他的亲人。

其实在这之前,向寿吾已经清楚地知道毛泽东的,所以当他得知毛泽东即将带着自己的外孙女要拜访他的时候,这位老人激动得每天都会在大门口四处张望,期盼着毛泽东的到来。

终于,玉树临风、谈吐儒雅的毛泽东带着杨开慧来到了老人的房间,向寿吾也是一位饱读诗书的老人,所以两人一坐下来就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兴致勃勃谈论着书中的一些问题。

晚饭前,向寿吾老人还带着毛泽东来到了自己的书房,毛泽东看到书房里一个个排列有序收藏丰富的书架,在征得老人同意之后,毛泽东如饥似渴地翻阅着这些藏书。

晚饭后,向家一再邀请毛泽东夫妻二人留下过夜,毛泽东只得同意,这一晚他与向家人进行了亲切交谈,更对向家有了深刻的了解,向家深厚的文化底蕴令毛泽东油然而生一种敬意。

因此,从那以后,毛泽东对于向家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对向家的老人也都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写一封吊唁信英语作文(给朋友的吊唁信英语作文)

刘思齐(前排)到向家砖屋探亲时和亲友合影

逢年过节也会惦记着向家,1924年,向寿吾八十岁大寿时,因为不能前往,因此毛泽东便委托家人给其送了“椿树常荣”的寿屏,向其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和祝福。

毛泽东在与杨昌济和向振熙的长期接触中,不仅了解到了向家的历史,还了解到了向家的学识和品行,因此向家的砖屋也给青年毛泽东留下了一份美好的回忆。

杨开慧家国情怀之来源

杨开慧是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女性之一,面对革命,她表现出坚定的革命精神和强烈的家国情怀。

试问一个从传统社会中走出来的弱女子,能够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甘愿为理想和信仰赴死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转变。

而杨开慧能够成长为革命的新女性,来源有两点,第一点就是家庭的生活环境和熏陶,第二点就是爱人毛泽东对她产生的深刻影响。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而杨开慧的性格和价值取向是和家庭教育分不开的。

写一封吊唁信英语作文(给朋友的吊唁信英语作文)

杨昌济

首先,对她影响最深的要数父亲杨昌济,尽管杨昌济在外求学,随后又担任了老师。但在工作之余,杨昌济并没有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在父亲身边生活的那些年,父亲在学习和做人方面给予她很多的指导,言传身教。

杨昌济从不掩饰自己的人生经历,反而也会经常向女儿传达自己的为人处世的方法。

杨昌济对女儿说道,自己回国之后,很多人建议他留在北京,因为当时的湖南并不是一个好地方,但杨昌济却不为所动。在他看来,湖南是生养他的地方,自己功成名就,学成归来之后怎么能够嫌弃自己的故乡。

于是,他下定决定要回到湖南执教,发誓在长沙一定要定居五年,教育更多的青年。

而杨开慧也为父亲的这种不畏世俗的大爱精神而动容,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写一封吊唁信英语作文(给朋友的吊唁信英语作文)

杨开慧

杨开慧自小跟在母亲向振熙的身边生活,母亲出生于书香世家,但从不恃宠而骄,反而具备了一个勤劳女人所有的品德。尽管在她的小时候,养家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懂事的杨开慧也会帮助妈妈做一些农活。

母亲是一位善良而又忠厚的女人,家中曾住着一位病重的老人,向振熙非常可怜他,所以也会经常叫杨开慧管理他的生活,给他送饭。

正是在母亲和父亲的教育下,杨开慧从小温和善良,也深层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不易,而这也是她后来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因之一。

父亲作为一位博学多识的大家,自然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当时山冲对女孩子有着极大的偏见,随后学校破例为杨开慧等几个孩子单独开班读书,后来,杨昌济要妻子去学校学习。

从那以后,杨开慧就带着母亲向振熙一起去离家20多公里的学校读书,只不过当时,母女两人读的班是不同的。向振熙读实业班,杨开慧读小学班。

写一封吊唁信英语作文(给朋友的吊唁信英语作文)

杨开慧与毛岸英、毛岸青的合照

1913年父亲留学归来后任教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而杨开慧在后来停学在家时都是父亲亲自指导学习的。

1918年,杨昌济举家搬迁到了北京,他也任教于北京大学,但在这之后,由于杨昌济患病,孝敬父母的杨开慧为了伺候父亲没有去学校读书,但也没有放弃读书始终在家自学。

杨昌济离世之后,毛泽东和杨开慧正式结合,对于杨开慧来说,毛泽东对她的影响是最大的。

写一封吊唁信英语作文(给朋友的吊唁信英语作文)

毛泽东

毛泽东作为有志青年参加了革命,身先士卒。

对于革命他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他认为青年人必须振作起来,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改造中国,打倒列强。

毛泽东的这种潇洒超然,为大家舍小家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杨开慧,同时这也是杨开慧痴迷毛泽东的原因之一。

杨开慧走上革命道路,毛泽东可以算是引路人,就这样,两人在思想上碰撞起了火花,两人不仅有着共同的理想,在兴趣爱好上也越来越贴近彼此。

而杨开慧能从一位柔弱女子成为一名坚贞不屈的女英雄,在她的背后却少不了毛泽东对她精神上的巨大支持。

两人的感情建立在共同理想信仰上,杨开慧为家国情怀和对国家的忠诚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将对爱情的这份忠贞转化为对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成为了毛泽东独有的“骄杨”。

写一封吊唁信英语作文(给朋友的吊唁信英语作文)

杨开慧故居

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杨开慧誓死不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甚至在临死前还托付她的六舅妈帮她买一面小镜子和一点化妆品,并带来和毛泽东结婚时穿过的蓝色旗袍。

11月14日,杨开慧认真打扮了自己,穿着与毛泽东结婚时穿过的蓝色旗袍毅然决然地带着丈夫的爱,走上了刑场。

杨开慧与毛泽东的爱情让天地为之动容,草木为之含悲。

相爱的人就这样天各一方,对于毛泽东来说,杨开慧是他追念不已的一生挚爱,或许是这层原因。

从那以后,毛泽东始终惦记着杨开慧的母亲向振熙,暗自下决心一定要替妻子好好照顾她。

惊闻杨母噩耗,毛泽东致信杨开智

1930年11月,杨开慧英勇就义之后,向振熙遭受了极大的打击,但想到女儿逝世之后留下的孩子,她只能振作起来,担负起了养育两个孩子的责任。

但考虑到三个孩子的安全和掩护毛泽东从事革命活动,向振熙与当地党组织取得联系之后,将毛岸英兄弟三人掩护到了上海。

在那些动荡的岁月,尽管毛泽东革命非常繁忙,但却十分惦记向家人的安危,曾几次想办法想要取得联系,但往往却没有机会。

1948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当向振熙得知这一消息时,激动落泪,不停地说着:

“我还能等到这一天,我等到了这一天,润之现在在哪里?岸英他们呢?”

写一封吊唁信英语作文(给朋友的吊唁信英语作文)

杨开智

杨老太的儿子杨开智也给毛泽东写去了信件,告诉他杨老夫人仍然健在的消息。毛泽东得知后,立即回电:来函已悉。老夫人健在,甚慰,敬致祝贺。

随后,也带去了岸英两兄弟的消息。他知道此时此刻,老人家最惦记的想必就是这几个孩子了。

他告诉杨老夫人,岸英和岸青均在北平,岸青还在学习,岸英可以回到湖南工作,他也非常想念外祖母想要回去看看。从毛主席的电文中,能够看出毛泽东对杨老夫人的关怀和挂念。

湖南省府考虑到杨老夫人年事已高,于是便将一家人接来了长沙,安排其在营盘街希圣园居住。

从那以后,毛泽东与杨老夫人的往来频繁,一有机会就会给老人家寄东西、寄钱、寄信。

9月份,王稼祥夫人朱仲丽即将回国探亲,毛泽东得知后,立即托她给杨老夫人捎一件皮衣料,让她做皮袄来御寒。

我们不得不佩服毛泽东的心细如针,他想到了年老的杨老夫人可能身体不是很好,担心她感染风寒,于是便捎去了这一皮料让她抵挡风寒。

写一封吊唁信英语作文(给朋友的吊唁信英语作文)

毛主席

同时,他还另外附了一封信件。

信中写道:

杨老太太:

你们好吧。现在托朱小姐之便,前来看望你们。一件皮大衣是我送给您的,两件皮料是送给开智夫妇的。

朱仲丽在回到湖南的第二天就马不停蹄地去看望杨老夫人,还告诉他毛泽东要他转达一份口信,他打算要接您去北京,让他亲自来照顾您养老。

老太太用一股浓重的平江话说道:“我不去。南京、北京我都去过了,住敷哒!

“敷”的意思就是够了,住够了的意思。

回到北京之后,朱仲丽向毛泽东汇报了自己看望杨老太太时的情况。毛泽东多想回去看看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啊,但建国在即,自己却不能离开。

这个时候,他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杨开慧,他对朱仲丽说道,他没想到,自己把开慧送到板仓那年就是两人的生离死别。

写一封吊唁信英语作文(给朋友的吊唁信英语作文)

朱仲丽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并未疏忽杨老太太,或许此刻的他更能明白老人的心境,他知道或许此刻的她最需要的就是孩子的陪伴,因此在1950年,杨老太太80大寿之际,叮嘱儿子毛岸英回乡看望外婆,并精心准备了礼物,带去了两颗人参。

临走前,毛泽东又亲笔写下贺词:

欣逢老太太八十大寿,因令小儿岸英回湘致敬,并奉人参、鹿茸、衣料等微物以表祝贺之忱。

据相关资料记载,这些珍贵的补品是毛泽东送出最为贵重的礼物,或许,能够看出杨老太太在毛泽东心里的独特位置。

当岸英带着父亲的这些珍贵的心意出现在老人的面前时,大声地叫了一声:“外婆,您好!”

尽管多年未见,但她仍旧能够认出面前的这个小伙子就是她日思夜念的大外孙子。她颤颤巍巍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毛岸英的面庞,看着他许多年来的变化,不禁泪流满面。

随后,她还询问弟弟在哪里,怎么不去看她。乖巧的毛岸英也都耐心地回答着外婆的问题。

写一封吊唁信英语作文(给朋友的吊唁信英语作文)

毛泽东和毛岸英

当毛岸英问她有什么要求时,老家人说道:“我只要十万块钱。”老人家口中的这十万是旧人民币,就等于现人民币10元。而她要钱就是想要还清和乡下邻居的借款。

老人家始终惦记着自己对别人的欠债,尽管时隔多年,但在老人心里,只有全部还给人家才能心安。

1951年,想到毛岸青还没回去看望过养老太太,毛泽东便叫来了毛岸青,让他回去探望,以解老人的相思。

建国后,毛主席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想着杨老太太,全国实行薪金制之后,毛泽东从自己的工资中扣除了老人的生活费,每个月寄出,从未缺席。

对此,邵华也在回忆中说道:

毛主席知道岳母生活困难,便每个月都会从自己的工资和稿费中按期给杨老太太寄去生活费。

写一封吊唁信英语作文(给朋友的吊唁信英语作文)

庆祝向振熙90大寿合影

1960年杨老太太90大寿时,毛泽东得知堂妹杨开英要回老家为杨老太太祝寿,便立即给堂妹写信:

杨老太太今年90寿辰,无以为敬,寄上200元,烦为转致。

对于毛泽东,杨老太太每每提起都十分自豪,好像在炫耀着自己家的孩子一样,她常对周围人说道,别看毛泽东是个大人物,可他却有一颗普通人的心。

毛泽东事无巨细,考虑到了杨老太太的生活和身体,也用自己的方式温暖着老人家的心。

写一封吊唁信英语作文(给朋友的吊唁信英语作文)

邵华

1962年,毛岸英和邵华喜结连理,毛泽东嘱咐儿媳:“新媳妇要去认认家门,让外婆和亲友们看看。”

于是,在毛主席的嘱托下,两人回到了长沙,带去了最真挚的祝福,恭恭敬敬地向杨老太太说明了两人的情况。

然而,不幸的是,就在这一年,杨老太太却在长沙逝世,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见证了新中国历史的老人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毛泽东惊闻杨老太太逝世,便立即写下了吊唁信,并给杨开智致信:

“得电惊悉杨老夫人逝世,十分哀痛。望你及你的夫人节哀。寄上500元,以为悼仪。葬仪,可以与杨开慧同志我的亲爱的夫人同穴。我们两家同是一家,是一家,不分彼此。”

在毛主席的嘱托下,杨老夫人终于带着对丈夫的怀念和对女儿的眷恋,葬在了女儿的身边。

写一封吊唁信英语作文(给朋友的吊唁信英语作文)

杨开慧和向振熙墓

而在大理石墓地的上方也立着刻有毛泽东手书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花岗岩墓碑。这首词不仅表达了对爱妻的思念和对无数革命先烈的怀念,同时也对杨开慧母亲——向振熙寄托了自己的一片孝心。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ezuozhinan.com/10791.html